席酉民:国际教育领域创新者

从事教育事业30余载,前后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商业和行政管理人才,席酉民,这位中国大陆第一个管理工程博士、当时中国管理工程领域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如今更为人熟知的身份,是西交利物浦大学(以下简称“西浦”)的执行校长。作为改革开放后最早一批拥有海外留学背景的管理学专家,席酉民执掌下的西浦带着创新和实验的基因。在他的教育理念中,大学不仅是教授知识的场所,更是帮助学生认知自我、继而释放能量的地方,这从西浦可以给学生开设一门研究电脑游戏“炉石传说”的选修课,便可见一斑。未来,站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肩膀上的大学应该是什么样子,西浦在探索,席酉民也更喜欢自己身上国际教育领域“拓荒者”这个标签。

席酉民:国际教育领域创新者.webp.jpg

图为席酉民

年少成名,出国看世界

1977年恢复高考改变了诸多人的命运,其中就包括陕西省长安县一位普通的农民子弟——席酉民。77级,恢复高考后首届大学生,这是新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一个特殊群体,当过公社团委委员、团支书、生产队队长、会计的席酉民,以优异的高考成绩成为了其中一员。处在这样一个充满变化和革新的时代,能充分感受人生的丰富性,也是席酉民认为最受益的地方。进入大学,是他个人发展和新中国历史进程的一次交汇,也是国家发展带给他命运的第一次机会。

1982年在陕西机械学院(现西安理工大学)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1984年在西安交通大学(以下简称“西交大”)获系统工程硕士学位,1987年获中国大陆第一个管理工程博士学位,随后留校任教,两次破格晋升,看似应该踏踏实实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的席酉民,却做了一个选择:去国外看看。当时中国还相对封闭落后,学习系统工程、管理学出身的席酉民感到必须走出国门,去世界上看看,了解其他国家社会的形态与发展历程,才能从全新的高度和角度看待和解决中国的问题,更好地服务中国社会的变革与升级。

与当时很多留学人员不同,席酉民在加拿大做访问学者的状态被朋友形容为过着“银行家般的生活”。他经常早上吃过简单的早餐,9点左右到办公室,下午4点多便结束工作学习,剩下的时间通常是参加社区活动,或者去爬山,晚上经常端一杯红酒或观看各种电视节目,与友人探讨西方社会问题,畅谈个人观点。如今回想那段时光,席酉民说自己或许少了一些对英语水平的锻炼,却获得了大量机会去观察、剖析、了解不同制度背景下各色社会形态背后的逻辑。不止于熟识表面现象,更关注其背后的机理,这大概正是系统工程及管理学的专业学习,使席酉民养成的思维模式。后来,席酉民曾带领一个社科人文教授代表团赴美考察,从夏威夷岛到东海岸,美方邀请他们参观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希望能够改变他们的认识。然而席酉民写在博客上的一篇篇分析文章却让美方不得不叹服:中国有这样了解美国的人,而美国却没有如此知道中国的人。

在国外的日子过得如此“惬意”,席酉民回国的想法却从未改变。在他看来,出国访学,不能因为看到所谓外面世界的“好”,就彻底迷失,特别是丢掉作为中国人的自信。相反,正是由于了解到更多,才更应看到中国社会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更何况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正处在生机勃发的大变革时期,到处都是机遇,系统工程和管理学的训练再次让席酉民准确地把个人前景与国家命运结合在一起。

为国育才,属于未来的西浦

重视教育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经济大发展更激发了对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探索。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颁布,鼓励国内高等教育机构与外国知名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办学。英国利物浦大学想实现国际化发展,看中了中国市场,西交大希望借助苏州的区域优势,进行国际化教育探索,而苏州也正希望借助西交大的教育资源,以办分校或中外合作办学的形式,提升工业园区影响力。三方的兴趣点如此契合,西浦应运而生。

西浦不仅是探索教育国际化的产物,更是属于未来的。2006年5月,西浦在苏州正式揭牌,当年9月招收到首届160余名本科生,翌年,这个数字增长到超过570人。当时看似已渐入正轨的西浦,其实也有自己的迷茫。这样一所在中国并无先例可循、以理工科和管理学专业为先导的中外合作办学大学,到底应往哪个方向走,没有人知道。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席酉民接下了这个担子,从西安来到苏州,全职担任这所大学的执行校长。


上一篇:英国拟建家长学院
下一篇:教育部发布2021年第1号留学预警 提醒广大留学人员谨慎选择赴澳或返澳学习

国际教育观察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