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二五”研究课题选登
课题名称: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方法和途径研究
课题编号: 2011-YB-15
课题负责人:李 向 花
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学前教育发展迅速,办园体制不断改革完善,而在占绝大部分儿童人数的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许多问题,如办园不规范、师资队伍弱、管理不正规等,严重制约了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和现象,我国采取积极的措施,增加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加强管理,提高办园水平,提高师资素质和水平,促进农村学前教育发展。2010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努力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各地要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幼儿园作为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优先建设,加快发展。”《山东省学前教育普及计划》、《东营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广饶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制定,对未来三年学前教育的发展有了更明确、细致的规划和目标,有利于推进农村学前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我县应认清形势,与时俱进,加大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从我县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看,虽然农村学前教育的社会需求大大增强,家长对学前教育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对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但农村学前教育覆盖面广,管理体制复杂多样,教师素质不均衡,家长重视程度不同等,这些现象都直接影响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为了能最大限度的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潜能,健全农村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提高农村幼儿教师业务水平,促进农村幼儿家庭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加快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全面健康发展,我们提出了《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这一课题。
(二)本课题提出及其研究的意义
实践意义:在其实践与现实意义上看,这一课题将有助于突破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瓶颈”,有效解决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农村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本课题有利于健全农村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有利于提高农村幼儿教师业务水平,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的骨干教师队伍;有利于促进农村幼儿家庭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有利于推动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理论意义:在其研究理论的意义上看,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将有助于探索农村学前教育新理论,丰富学前教育管理理论、教育理论,提高农村学前教育管理效益,推进教育理念的普及。
二、课题界定与研究依据的理论
(一)课题界定
1、相关核心概念的界定
(1)农村,是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业人口居住的地区,是同城市的相对应的区域,具有特定的自然景观和社会经济条件,也叫乡村。本文中所指的农村是相对于城市而言的,包括乡镇和乡村。
(2)学前教育,是教育活动的最初阶段,是人生第一个教育阶段。广义的学前教育是指所有对学龄前儿童身心发展有影响的活动,它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各个方面,是对0—6岁入学前儿童的教育。狭义的学前教育是指专门的学前教育机构所实施的教育,即托儿所、幼儿园的教育。本文中所指的学前教育特指学前社会教育,即以幼儿园、托儿所为主要形式的对3—6岁入学前儿童进行的教育。
2、研究问题的界定
本课题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方法和途径研究》,重点在研究发展农村的学前教育,而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就要从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体制、保障机制建设、师资培训等方面入手,利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深入实施,不断创新,从而推进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新纲要与农村的高质量幼儿教育》(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王华敏)对实施高质量的农村学前教育提出了很好的、可借鉴的方法和路子,对我们实施课题研究有很大的启发,有利于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借鉴经验,促进我县农村学前教育的更好发展。
2、《国内外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及趋势》(成都大学学前教育学院 李建波)对国内外学前教育的发展有更好的把握,我们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正确认识当前形势,为了儿童的发展,有目的、有计划的对我县农村学前教育进行积极合理的改革。
3、《比较教育学》(福建师大吴文侃 华中师大杨汉清)是从各国、各地区实际出发研究世界、区域教育发展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比较不同国家、地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事,分析比较其教育发展的异同及其原因,关注当前教育发展的现实问题,研究教育发展的规律、趋势和进行科学预测,为本国、本地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可以从中掌握教育学基本原理和比较教育研究的方法,了解当代国内外教育发展状况,具备相关学科知识,有利于开展我县的教育科研和教育管理,提高我县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研究的水平。
4、《当前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师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冯芳 胡铁贵)明确指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师资是关键,但当前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师资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制约着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可见,解决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问题对于加快我县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推动我县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5、《农村学前教育问题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舒全峰)选取黑龙江省北部城市的农村幼儿教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从中阐述了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意义,介绍了目前我国关于农村学前教育问题研究的相关情况,发现了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存在着问题,分析了农村学前教育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并针对当前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对策,为我县开展农村学前教育研究提供丰富的经验。
三、相关的课题研究综述
(一)课题在国内外同一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学前教育。自80年代以来,加强学前教育就成为世界未来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许多国家都把对学前教育的投资都看作是国家对未来发展的投资,并根据这种观点来制定社会和教育策略。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把学前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基础,依据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保健学等方面取得了科研成果,尝试新的改革,以促进本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如美国已有30多年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举措和经验;日本私立学前教育的发展重点在农村,充分调动农村各种力量来办学前教育,办省钱的幼儿园,在提高普及率的基础上提高质量;德国的学前教育中家长是教育的主体,而孩子就是孩子,幼儿园是孩子发展的地方,要对孩子帮助支持,鼓励和引导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来获得自我发展的能力。
我国学前教育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借鉴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通过自身改革和实践,大中城市已基本满足适龄儿童的入园需求,农村地区通过灵活多样的办园模式,为越来越多的学龄儿童提供了受教育机会,幼儿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我国的学前教育发展大趋势由城市向农村扩展,呈现出多元化趋势,随着社区建设的日益成熟和完善,会更多的与社区服务结合成一体。
(二)本课题与之联系及区别
近年来,我国河北省、黑龙江省、四川等不少地方尝试开展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方法和途径研究,并在相关领域取得了有价值的理论和相关成果。我县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探索适合我县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方法和途径。本课题旨在从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体制、保障机制建设、师资培训等方面入手,推进我县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四、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
(一)研究目标
立足于本县实际,采取有力对策,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高教师素质为关键,以强化管理为措施,以提高保教质量为重点,以促进幼儿发展为根本,探索出一条迅速有效地发展和提高农村学前教育的道路。
(二)研究内容
1、农村学前教育管理体制规范化的探索与研究。
2、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3、农村学前教育师资培训模式的新思路。
4、挖掘农村自然资源丰富园本课程的探索与研究。
5、学前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影响。
6、农村幼儿家庭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三)研究的方法
主要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调查法、经验总结法、文献资料法等实验方法。
(1)行动研究法:是一种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方法,将理论知识、先进经验和科学方法及时地运用到实践的研究中去,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2)调查法:以问题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针对问题进行陈述的方法。调查法可以分为书面调查和口头调查两种。
(3)经验总结法:对每个阶段的研究结果进行小结,总结经验,寻找不足,为下一步研究提供资料,以便更好地完成研究任务。
(4)文献资料法:从网络、书籍中查找和收集详实的资料和信息,使研究更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
五、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我们将准备分三个步骤对本课题进行研究:准备研究方案、具体实施论证和最后验收结题。
1、准备研究方案
首先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立课题负责人,然后课题小组成员具体分工,最后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实施计划,做好开题论证。
2、具体实施论证
①每位课题组成员根据自己的分工任务开始进行实质性的调查论证,深入实践,认真了解我县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从而进行分析比较,总结经验。
a、查阅和整理近年来关于国内外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研究成果和方案。
b、对于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相关理论与方法进行逻辑构建和理论提升。
②课题组成员定期举行交流研讨活动,探讨实践中遇到的难题,解决困惑,不断丰富和深化对课题的认识,调整研究思路,改进研究方法。
③根据研究心得和实践反思,撰写论文、案例,形成研究成果;参加研讨活动,介绍和展示研究成果,吸收各方面的意见,为写研究结题报告积累素材。
3、验收结题
①总结经验,收集整理本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编辑课题研究成果集。
②撰写课题结题报告,确定课题研究成果的价值及意义。
六、预期的研究成果和形式
1、撰写《我县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
2、结合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农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学前教育师资培训等工程的实施,撰写《农村幼儿教师培训研究》、《农村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研究》、《农村学前教育保障机制研究》等农村学前教育分领域报告。
3、撰写的相关论文、报告发表在报刊上。
4、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编辑课题研究成果集。
5、《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
6、反映研究活动的图片、影像资料。
七、课题研究的保障
(一)已取得的主要相关研究成果
课题组责任人及主要参与者在相关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前期准备和基础。
其中有:《改革农村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提高办园效益》,2006年获东营市首届学前教育论坛荣获一等奖。《以人为本,创新求实,努力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科学发展》,2009年获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优秀优秀成果展评活动优秀成果一等奖。《多元培训园本研修,推进农村幼教师资队伍专业化发展》,2009年获山东省幼儿教师优秀教学论文评选活动一等奖。《幼儿园科学区域的创设与指导》,2009年获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儿童科学教育模式研究”课题组优秀成果评比一等奖。《广饶县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之路》,《县域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研究课题研究分报告》,《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交互引领,和谐共进》,《乡镇推进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践与研究》,2010年获东营市县域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研究”课题研究成果评选一等奖。《实施示范带动工程,促进全镇学前教育均衡快速发展》,《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题研究专题报告》,2010年获东营市县域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研究”课题研究成果评选二等奖。《合理利用乡土资源,构建和谐园所》,2007年获全国学前教育论文评选一等奖”。《立足农村实际,合理利用资源,开展科学教育活动》,2009年获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成果评比一等奖。
(三)研究的主要参考文件
沈芝莲:《农村幼儿教育体系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
张玉华:《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吴文侃、杨文清:《比较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学前教育研究》、《农村学前教育问题研究》、《国内外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及趋势》等。
(二)课题研究的相关条件保障
1、我县重视教研工作,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为各项课题的研究提供充足的保障,提供完备的课题研究条件。我县健全教研机构,制定课题研究制度,规范学习和研究;设立课题专项经费,保证经费充足,为每位课题组成员配备一台电脑,并提供便利的网络资源;聘请专家担任顾问,适时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培训;保证课题研究与幼儿园工作协调,做到教育教学与教育科研同步发展,同步提高。全县大力支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教育科研气氛浓厚,为课题研究工作提供了完备的客观条件。
2、与我县学前教育工作实际紧密结合,有开展课题研究的良好基础。近年来,我县把构建适合区域特点、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新格局作为发展目标,按照“政府主导、促进均衡、提升内涵、激发活力”原则,完善保障机制,强化责任落实,不断加大学前教育投入,整体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待遇,全县学前教育事业长足发展,相继荣获“山东省学前教育先进集体”、“山东省学前教育先进县”、“东营市学前教育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2011年,县委、县政府又将农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县财政拨付1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幼儿园建设,全县上下重视学前教育、关心学前教育、支持学前教育的氛围日益浓厚,各级各部门办好学前教育、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意识越来越强,学前教育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3、课题组成员教学经验丰富,教研能力强。课题组负责人不仅有多年的农村学前教育研究经验,而且多篇论文在全国、省市获奖。课题组成员主要分布在城区及农村幼儿园,有幼儿园园长,有全县的业务骨干,都从事幼教工作多年,业务强,素质高,有知识有干劲,善于积极地进行探索,学习先进的理念,有默契的合作能力和强烈的教研意识,曾多次参与全国教育课题研究,如教育部“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行动研究”、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师专业成长行动研究”、“东营市县域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模式研究”等,有较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有利于切合实际的开展农村学前教育的研究工作,是课题研究的骨干力量。
国际教育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