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秋冬季,正值小儿呼吸道疾病高发时节,今年的第10个“世界肺炎日”也如期而至。为提升公众健康意识,呵护儿童健康成长,在近日由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主办的2018“世界肺炎日”小儿肺炎科学宣传公益活动上,就肺炎球菌性疾病的危害与负担、肺炎的免疫预防与进展、儿童肺炎综合干预的经验等,相关专家和与会者进行了交流与分享,强调要降低儿童肺炎死亡率,提高主动预防意识。
侵害儿童健康的“头号杀手”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字显示,全球每年有70万至10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于肺炎链球菌引发的疾病,约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总数的16%;在全球范围内,大约每15秒钟就会因肺炎而夺去一个孩子的生命;2016年,肺炎造成了92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以上死亡儿童98%来自于发展中国家或贫困国家。可以说肺炎是侵害低龄儿童健康的“头号杀手”。
肺炎是一种严重的肺部感染疾病,其症状包括咳嗽、呼吸急促或困难、发热、食欲下降等,未得到救治或救治不及时,都可能会导致死亡。肺炎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疾病,得了肺炎,给宝宝造成痛苦不说,还影响家庭的正常生活。
据了解, 2009年11月12 日,由全球近百个组织和机构组成的联盟——全球儿童肺炎联盟(The Global Coalition against Child Pneumonia)发起并确定于每年的11月12 日为“世界肺炎日”,以督促各国政府加强对儿童肺炎的预防和治疗。联盟成员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还发布了《肺炎预防和控制全球行动计划》,救助儿童基金会在全球发起了大型健康公益行动——“婴幼儿生命关爱行动”,期望通过综合干预,使肺炎得到有效控制,最终达到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目标。
免疫接种是预防的有效方法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杨建军表示,肺炎是由传染性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导致,其中,最常见的是肺炎球菌,它是细菌性肺炎最主要的致病菌。肺炎是可防可控的,预防小儿肺炎是降低儿童死亡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免疫接种是预防球菌性肺炎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据悉,目前世界各地对于肺炎预防的资金投入依然不足,媒体和公众的关注度也不高,帮助公众建立积极、正确的预防意识,仍然任重而道远。
在谈及肺炎球菌性疾病的危害与负担时,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呼吸专科主任李增清说,婴幼儿是肺炎球菌的主要宿主,在各种细菌、病毒引起的肺炎中,球菌性肺炎是小于5岁儿童肺炎的重要病原菌,占我国新发重症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的18.3%。肺炎球菌不仅引起肺炎,更严重的会引起相关的侵袭性疾病,其中仅球菌性肺炎和肺炎球菌性脑膜炎,在全球就导致大量的疾病负担,可引起死亡和长期后遗症。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GBD)调查人员估算,在全球范围内,肺炎球菌性脑膜炎造成约12万人死亡,球菌性肺炎每年造成82.7万人死亡。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处呼吸道传染病室主任冯录召在《从国外经验看肺炎疫苗(PCV)的群体保护效应》报告中指出,有研究将成人肺炎球菌鼻咽部携带率与同一人群中的儿童(年龄≤6岁)进行比较,在分析了1300名成人和404名儿童的鼻咽部培养结果后得出结论:儿童肺炎球菌鼻咽部的携带率明显高于成人。冯录召说,根据系统回顾性研究,多价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PCVs)引入后,儿童疫苗血清型肺炎球菌鼻咽部携带明显下降;婴幼儿及其父母的携带率均明显下降,且持续时间至少超过4年;肺炎疫苗的群体间接保护效应通过降低携带来实现;PCVs引入后,儿童携带率下降,同时接种与未接种人群发病率同步下降;系统性分析,PCVs引入全国免疫程序后,世界各国成人人群的侵入性肺炎链球菌疾病发病率也明显下降。
儿童肺炎综合干预必不可少
加强肺炎球菌性疾病知识和预防措施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主动预防意识,是最大程度减少人群患病,特别是婴幼儿人群患病的重要前端手段。在积极干预、预防肺炎方面,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保健科副主任医师郑东旖总结了儿童肺炎综合干预的经验,并提出了干预措施:母乳喂养;合理饮食,均衡营养;适量运动及户外活动;良好的卫生条件,保持空气新鲜;按时接种疫苗;不随意用抗生素;远离病源;避免父母及看护者的间接传染。
郑东旖说,疫苗的接种是为宝宝免疫力保驾护航的重要手段。我国的疫苗分为两类,其中一类疫苗是必须接种的,二类疫苗则是自愿自费接种,二类疫苗能对一类疫苗起到补充作用或替代作用。2008年世卫组织就将儿童肺炎球菌性疾病列为“需极高度优先”使用疫苗预防的疾病。她强调,疫苗的一些不良反应,比如红肿、发热、轻微疼痛、食欲减退等症状,通常会在短时间内自行消退,必要时可对症处理,公众无需对此过度担心。
链接
导致儿童肺炎的原因
国际教育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