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

  近年来,由于中小学生课内外负担加重,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用眼过度、用眼不卫生、缺乏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等因素,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高居不下、不断攀升,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为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今天,教育部在武汉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实施方案》相关情况。

  《实施方案》中明确目标,到2023年,力争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近视高发省份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到2030年,实现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阶段学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达25%以上。

  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课业负担等纳入国家义务教育质量检测评估体系,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下降的地方政府和学校依法依规予以问责。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介绍,卫健委将组织专人建立2018年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的数据基数,教育部委托32所高校每年对全国各省(区、市)约1万名大中小学生的视力和体质健康状况进行轮流抽测,收集数据。同时,各省(区、市)自行进行数据统计,最终三方数据汇总,由专家进行研判,对各地人民政府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评议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

  明确各方行动措施 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

  《实施方案》明确了家庭、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学生个人以及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体育总局等有关部门的行动措施。

  其中,在家庭中,提倡增加孩子户外活动和锻炼,使孩子每天在家接触户外自然光时间60分钟以上;控制电子产品使用,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使用不超过1小时;减轻课外学习负担,不盲目参加课外培训,合理选择;避免不良用眼行为,养成良好的用眼行为习惯;保障睡眠和营养,保证小学生睡眠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阶段学生8小时,多吃有益于视力健康的营养膳食;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关注家庭室内照明情情况,随时关注孩子视力异常迹象,进行科学干预和近视矫治。

  在学校中,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作业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不得超过90分钟,高中阶段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加强考试管理,小学一二年级每学期不得超过1次,其他年级每学期不得超过2次。严禁以任何形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排名等;改善教学设施和条件,鼓励采购符合标准的可调节课桌椅和坐姿矫正器,使用利于视力健康的照明设备;坚持眼保健操、强化户外体育锻炼、加强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严禁学生将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定期开展视力监测并加强视力健康管理等。

  要求各地医疗卫生机构从2019年起,0-6岁儿童每年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90%以上,及时更新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并对儿童青少年近视患者规范诊断治疗。同时,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体育总局、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广播电视总局等部门一并参与儿童青少年视力保护,在全社会营造政府主导、专家指导、学校教育、家庭关注的视力保护氛围。

·上一篇文章:教育部:研究制定儿童青少年使用电子产品参考上限
·下一篇文章: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办一流大学,本科教育是根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上一篇:教育部:研究制定儿童青少年使用电子产品参考上限
下一篇: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办一流大学,本科教育是根

国际教育观察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